新聞

返回上一頁
教育傳媒到校
2022年4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博愛醫院歷屆總理聯誼會梁省德中學 - 2022年4月

營建多元學習氛圍 持續發展軟技巧


資訊科技的急速發展為本地教育生態帶來巨大轉變,博愛醫院歷屆總理聯誼會梁省德中學植文顯校長明白只是增長傳統學術知識已經不能夠滿足學生的成長需要,因此學校大力推動多元化特色課程,培育自我解難、團隊協作、領導力等軟技巧(Soft-skills),及早裝備學生以適應社會發展。

着力培養終身學習精神

在知識爆炸的時代,學生可以透過書本、網絡等不同渠道獲取知識,老師不再是唯一的知識來源,因此幫助同學建構自主學習習慣,是學校重點發展項目。藉着優化學習平台,於不同學習領域發展自主學習策略,並於初中設有恆常自主學習課節,有系統地提高學生的自學質素。

當學生主動學習時,對學習的擁有感便會慢慢增強,並形成自主學習的誘因,從而建構終身學習的精神。及至高中,學校便會更進一步的引導學生為自己訂立目標。植校長直言:「同學在初中階段透過老師定立的大方向,從中發掘自己的興趣;在高中階段,我們則期望同學能夠確立自己的目標,邁步往夢想前行。」

制服團隊訓練 培養良好品格

建基於過去發展的基礎、成果及經驗,學校在本學年將自主學習融入多元學習活動,從中發展學生的軟技巧。在全人教育的理念下,中一、二級學生需要參與男女童軍、紅十字會、聖約翰救傷隊或少年警訊領袖團,藉着講求團隊精神的有系統訓練,建立自律及守規的精神,同時強化彼此之間的凝聚力。

「教育不僅要提升同學的智育發展,更重要的是培養堅毅不屈的靭性。透過常規的紀律訓練,能夠塑造同學嚴以律己的態度。」植校長深信,即使是較為被動的學生亦能透過制服團隊的活動,發掘自己的潛能和興趣,從而增強自信心。而且隨着晉升至不同的崗位,學生更能夠參與籌劃及帶領不同活動,從而誘發領導能力,提升自信及責任感。

多元學習課節 發展獨特天賦

制服團隊助學生於初中階段奠定終身學習的基礎後,學校透過課時調整,在高中的常規課堂時間表內增設兩節多元學習課節,進一步拓闊學生的學習視野,協助他們定立個人目標和發展方向。除了既有的學會活動外,學校更積極聆聽學生的意見,增設了瑜伽、電子競技、默劇等興趣小組。以電子競技為例,學校先以學生的喜好作為切入點,引導他們學習如何籌備電競相關的活動,做到全校學生參與。

學生在多元學習課節主動積極的態度,讓學校更有信心在未來拓展更多空間,推動各式各樣的活動。植校長指出:「隨着教育制度的調整,部分同學可能只會修讀兩個選修課,多出來的課時便是我們可以善用的空間,例如邀請作者與同學親身交流,或聯絡校友舉行企業參觀活動。」活動能夠突破課程的框架,幫助學生更加了解自己的興趣,為未來作好鋪墊。

設多元選科路徑 照顧學習需要

隨着多元學習課節的推展,學生了解到社會一直在轉變,要保持競爭優勢並為未來發展締造新機遇,單單修讀傳統甲類選修科目已經不足以回應未來的挑戰,因此學校亦聯繫外間機構,為學生提供應用學習課程及其他語言課程。植校長笑言:「以日語為例,同學正是在多元學習課節中發現自己在該方面的興趣,因此在高中期間繼續修讀日語,除了為香港中學文憑試作好應試準備,更能以語文技能裝備自己,持續自我增值。」

另外,學生亦會按照自己未來的發展志向而修讀不同的應用學習課程,包括幼兒教育、飛機工程、戲劇等。在上學年,更有三位學生獲課程機構推薦取得獎學金。正因為學校多年來有系統地推動自主學習,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對知識及技能有所追求。

教育傳媒

視藝同學參與大型木偶製作並於西九龍文化區進行巡遊表演。 視藝同學參與大型木偶製作並於西九龍文化區進行巡遊表...
植文顯校長 植文顯校長
中一及中二同學必須參加制服團隊及進行步操訓練。 中一及中二同學必須參加制服團隊及進行步操訓練。
校園學長與中一新生分享中學生活。 校園學長與中一新生分享中學生活。
同學參加由香港中文大學舉辦「手作確幸木藝工作坊」,學習及承傳木工藝術。 同學參加由香港中文大學舉辦「手作確幸木藝工作坊」,...
將靜觀伸展融入課堂,讓學生舒緩日常的壓力。 將靜觀伸展融入課堂,讓學生舒緩日常的壓力。
博愛醫院歷屆總理聯誼會梁省德中學 博愛醫院歷屆總理聯誼會梁省德中學
返回上一頁